武汉疫情蔓延。
一个“过气”老人,也随之重回公众视野。
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,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,是当年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。

03年非典时期,他一直奋战在第一线,并让大家把重病患者都转给他。

在唾液飞沫传播的危险时期,钟院士却坚持近距离观察患者。在患者自暴自弃,狂躁的拔掉身上的插管时,是钟院士抚平他的情绪,告诉他能治,并最终将其治愈。

钟院士不是铁人,一次在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之后,他发烧病倒了。
在非常时期,钟院士不敢影响“抗非”的士气,就自己在家默默隔离打点滴(当然他自己估摸着是普通的肺炎)。

就这样治疗了五天,钟南山痊愈了。
几个月后,抗击非典结束,这里面,少不了钟南山院士的功劳。
在高强度工作后,第二年,钟院士因为身体透支的太厉害,被检查出了心肌梗死。
他的心脏里放了个支架。

但是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他治病救人的脚步。
在这次新型肺炎爆发后,他提醒大家:没有特殊的情况,不要去武汉。可84岁的他却选择逆行去武汉。

这是钟南山在工作一天后,紧急登上去武汉的高铁。没有座位,他挤在餐厅一角,疲惫地睡着了。

随后,他频繁出现在媒体,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,该怎么办。
而他说的每句话,人们都信。
在民众眼里,他就代表正直,代表科学,代表权威。
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,一个医学专家,神奇地拥有了100%的可信度。
你知道,这位救国民于危难的硬核男神,有一个怎样的婚姻和家族吗?
1957年,著名导演谢晋的电影《女篮五号》上映,在那个文化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,一群明媚的女篮姑娘像一道炫目的光,惊艳了男女老少所有观众。
电影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讲述上海女子篮球队的故事,原型是1952年前后组建的首届中国女篮,其中有位漂亮的主力队员叫李少芬——后来,她成了钟南山院士的妻子。

▲风靡一时的《女篮五号》,以李少芬担任主力的女篮团队为原型
两人都热爱运动,还曾一起备战全运会。

▲《女篮五号》剧照
钟南山的田径、球类都极棒,最强的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比赛,以54秒6打破男子组全国纪录。他还以非运动员身份参加百米赛,跑出了11秒2的好成绩。
别人恋爱总是花前月下,他俩恋爱却经常约在球场。
因为李少芬频繁集训和出国比赛,聚少离多,直到8年后他们才结婚。
新房是体委安排的,不足10平米,只摆得下一张床和最简单的家具。
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婚礼一样,没有钻戒、美酒、婚纱,客人们吃块喜糖就算办了仪式。

▲年轻时的他俩CP感满满,当时化妆技术实在太差,但仍看得出李少芬很美
李少芬和钟南山院士生了一儿一女:女儿钟帷月,儿子钟帷德。
两位都非常低调,百度他们的个人信息,几乎没有关于个人生活的,全是职业领域的突出贡献:
钟帷月,优秀游泳运动员,获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,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纪录。她的丈夫是美国人,叫费利伦,也是个篮球迷;

▲钟帷月和小游泳队运动员们
钟帷德,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级百千万人才,著名泌尿外科专家。
女儿遗传母亲的体育天赋,儿子继承父亲的医学事业——这样的婚姻和家庭,恕我词穷,只能想到“珠联璧合”。
钟南山的家庭是真正的名门望族。
父亲钟世藩,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,是著名儿科专家,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。
钟南山院士向来以敢说真话、只说实话著称,这源于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诲,“父亲很少说话,但他说话都是有证据的”。
75岁的时候,钟世藩教授患了严重的眼疾,身体十分虚弱,仍旧轮流捂着两只眼睛,苦苦撰写出长达40万字的儿科医学著作。
钟南山是真正继承了老父亲的衣钵和精神。

▲青年时代的钟南山与父母、妹妹
母亲廖月琴博览群书,经常给小时候的钟南山和妹妹讲故事。她本人在医疗事业中也非常了不起: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。
可想而知,那个年代的女人能挣脱重重束缚做出一番事业,必是大家闺秀才有可能。
没错,廖月琴是有名的“鼓浪屿廖家”后裔。

▲陈锦彩与钟南山舅舅廖永廉的结婚照 图源:知乎@五十圆
比如钟南山的舅妈陈锦彩女士,在鼓浪屿上是个公众人物,人们都叫她“廖医生娘”(廖是夫姓),善良热心,当地人大事小事都会找她。
前几年钟爷爷还回了一趟鼓浪屿,80岁的他与99岁的舅妈陈锦彩相聚,地点居然选在了鼓浪屿医院,寄托了他对故乡医学事业的期望。

▲80岁的钟南山在舅妈陈锦彩(前)面前仍是谦逊晚辈 图源:厦门日报

▲网上一张“钟南山和他的鼓浪屿亲戚”家族图示(找不到具体来源了,隔空向作者道个谢吧)
廖月琴的堂姑姑是廖翠凤,廖翠凤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。
钟南山的外公廖照熙,跟林语堂既是堂哥与堂妹夫的关系,又是圣约翰大学的同学。
也就是说,林语堂是钟爷爷的堂姑祖父。

▲1966年的林语堂廖翠凤夫妇
17年前的SARS期间,他面对全国媒体的长枪短炮,坚决不说空话套话,字字属实句句见血:
“按照你们的看法,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?”“什么现在已经控制?根本就没有控制!”
“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?”“没有!”

他的耿直引起一片哗然,但这实话却是抗击非典最急需的“药”。
别人不敢接的烫手山芋他抢着接:“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!”

早些年,他从自己身上接连抽血做了近30次试验;为了研究清楚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究竟多大,他冒着生命危险猛吸大量一氧化碳。
《人民日报》评价钟南山院士:既有国士的担当,又有战士的勇猛,令人肃然起敬。
有网友抛出了一个锋利却实在的疑问:
如果不是这次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有多少人还会一如既往记得这位老人?
多数人的天性,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。但时隔17年,他依然像一颗定心丸,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公众面前,熬到双眼血丝密布依旧目光灼灼,传递着必胜的信念。

是的,做人,总要信。
而这一切,与他家族的风骨、父母的指引、妻子的爱意、亲友的扶持,都密不可分。
真正的名门贵族,不是家财万贯挥金如土,不是豪门恩怨后宫争斗,而是代际沿袭的精神财富,担当国民栋梁的格局和能力。
——致敬所有这样的男神与女神。
这个春节,有太多人无法回家团圆了,这些医护人员在为我们筑起那道安全的堤坝。
谢谢你们,辛苦了。
有些话,我们晚了17年才说,17年后,您依旧值得:
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。
要知松高洁,待到雪化时。
钟南山院士,敬国士无双。
-